在世界足壇的璀璨星河中,非洲球員的光芒一直不容忽視,尤其是在歐冠決賽的舞臺上,他們用進球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。進入21世紀以來,已有五位非洲球星在歐冠決賽中破門得分,埃托奧曾兩次在決賽中建功,德羅巴則用一記石破天驚的頭球,幫助切爾西在安聯球場捧起隊史首座大耳朵杯,馬內和薩拉赫也先后在決賽中有所斬獲,最近一次則是阿什拉夫在2024至2025賽季歐冠決賽中,為巴黎圣日耳曼攻入一球,助力球隊5比0大勝國際米蘭。這些耀眼的進球,充分展現了非洲球員在關鍵時刻的價值和實力。
反觀亞洲球員,盡管近年來在歐洲五大聯賽嶄露頭角的人數不斷增加,甚至不乏效力于頂級豪門的球星,但在歐冠決賽進球這一領域,卻始終未能實現零的突破。
2018至2019賽季,孫興慜曾無限接近這一目標。作為托特納姆熱刺的絕對主力,他率領球隊一路過關斬將,殺入決賽。可惜的是,熱刺最終不敵強大的利物浦,孫興慜也未能如愿進球。盡管如此,孫興慜的表現已經超越了前輩樸智星,后者當年在曼聯隊中并未擁有如此核心的地位。
不過,放眼整個亞洲足壇,孫興慜無疑是留洋球員中實力和球隊地位的佼佼者。遠藤航在利物浦更多扮演的是替補角色,而三笘薰雖然是布萊頓的靈魂人物,但布萊頓畢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豪門。只有當年的熱刺,憑借著一股沖勁闖入歐冠決賽,讓孫興慜有機會觸碰到那個夢想。
然而,2024至2025賽季的歐冠決賽,卻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。賽前,一個隱藏的看點浮出水面:巴黎圣日耳曼與國際米蘭的對決,理論上存在上演“亞洲德比”的可能性,因為兩隊陣中分別擁有李剛仁和塔雷米兩位亞洲球員。
雖然最終兩人都未能登場,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未來的期待。以巴黎圣日耳曼目前的陣容結構和發展態勢來看,未來幾年他們極有可能多次闖入歐冠決賽。如果李剛仁能夠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,他完全有能力在決賽中有所作為。要知道,在賽季初的歐洲超級杯上,李剛仁替補登場便打入一球,幫助巴黎圣日耳曼戰勝熱刺,捧起冠軍獎杯。他完全可以成為球隊的奇兵,在關鍵時刻貢獻關鍵力量,前提是教練能夠給予他足夠的信任和機會。
因此,在目前的形勢下,年輕的李剛仁或許是最有可能成為首位在歐冠決賽進球的亞洲球員。當然,他也需要具備長期留在巴黎圣日耳曼的實力。說到這里,不禁令人感到惋惜,原本最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,或許還是孫興慜。如果他能效力于一支實力更強的球隊,或許就能更接近這個夢想。但如今,他已經遠離歐洲足壇,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之內了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,看看他的小兄弟李剛仁能否創造歷史吧。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